叶片、花受害:病斑从叶片下部开始,扩散至叶片,导致黄化、下垂腐烂,潮湿环境下有灰白霉状物。
假茎受害:发病部位呈水泡状,伴随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有灰白霉层。
鳞茎受害:鳞茎受害时呈水泡状腐烂,切开可见浅褐色变化。
根部受害:根部腐烂呈褐色,根毛减少,水分吸收受阻,根寿命缩短,难以生新根,导致韭菜长势减弱。
一、韭菜疫病危害
从韭菜育苗期一直在移栽后生长期,都可以发生疫病,而且可以为害多个组织,比如根部,茎部,花,叶片,薹等。特别是假茎和鳞茎受害是最为严重的。
1、叶片、花受害
通常都是从组织下部开始发病的,刚开始可以看见暗绿色像水泡过一样的病斑,颜色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随着病斑逐渐蔓延扩散,当扩散到叶片一半左右时,那么整个叶片就会变黄,同时开始下垂,腐烂。如果环境比较潮湿,那么发病的部位还会产生灰白色霉状物。
2、假茎受害
发病后也是看上去像被水泡过一样,同时还伴随着浅褐色软腐,叶鞘非常容易掉落。如果湿度比较大,发病部位也容易产生灰白色霉层。
3、鳞茎受害
受害后,可以看见茎盘部位就像被水泡过一样,而且也有腐烂的现象发生。如果切开鳞茎,可以看见内部已经发生变化,呈现出浅褐色。随着病情加重,植株的养分贮存受到影响,韭菜的正常生长速度降低,同时新长出来的叶片看上去也比较纤弱。
4、根部受害
根部也是会发生腐烂,但是跟其他部位相比,根部腐烂的颜色比较深一点,呈现褐色,而且你还可以发现,根毛数量明显减少,水分的正常吸收受到影响,使根部得寿命大大缩短,也很难产生新根,韭菜的整体长势大大减弱。
二、韭菜疫病的发病规律
1、韭菜疫病由烟草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者在冬季棚室韭菜上侵染为害。
2、在北方地区露地韭菜养根期间,通常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进入发病高峰,10月中下旬发病停止。
3、韭菜扣棚后,在温暖、高湿条件下疫病有所发展。特别在来年3月中旬左右,随气候不断上升,如放风不及时或浇水过多,棚室出现高温(25-30度)潮湿环境下,韭菜容易徒长和发病。
4、病部产生的孢子囊经气流、灌溉水传播,进行再次侵染。4月底5月初不去棚膜,或在棚室内套种喜温蔬菜,一般局部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