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温适宜:把室温保持在18-28℃,入冬后至少要超过5℃。平时的见光时长要达到6-8小时/天,遇到强光时注意遮阴防晒。
浇水方式:春秋季节,每隔2个星期浇一次水,空气干燥时对叶片喷水增湿,夏季每隔3天浇一次。
科学施肥:植株生长期间,每个月追施一次复合肥液,冬季不施肥。
修剪枝条:每隔2-3个月修剪一次,剪除病弱枝、过密枝等不良枝条。

一、红竹盆景如何养殖
1、光温适宜
红竹盆景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养殖期间环境温度保持在18-28度,越冬的室温不可低于5度,每天接受6-8小时光照,午后强光时遮阴防晒,防止灼烧枝叶生长不良。

2、浇水方式
红竹盆景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春秋两季每周浇水一次,让土壤保持湿润但不可积水,高温干燥时向叶片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夏季每隔3天浇水一次,浇水时要沿着花盆边缘浇灌。

3、科学施肥
红竹盆景生长期间要提供充足的养分,每个月浇灌稀释的肥液,最好选择营养元素充足的复合肥,冬季低温植株会进入休眠期,根系不能正常吸收养分,要暂停施肥。

4、修剪枝条
红竹盆景枝叶生长旺盛,需要定期修剪枝条,每隔2-3个月观察盆栽,用消毒的剪刀,剪掉干枯、病弱、密集的枝条,增加通风性和透光性,降低感染病虫害几率,也能促使新枝萌生。

二、红竹简介
1、别称红壳竹,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华东地区的竹科刚竹属植物,其幼竿具白粉并带有黄绿色纵条纹,箨鞘呈紫红色至淡红褐色,竹竿颜色随光照增强而愈发鲜艳。
2、该竹种适应性强,笋期在4月中下旬,适合庭院栽培及景观造景。

3、宋代起,红竹被文人墨客转化为艺术创作题材,苏轼首创以朱砂绘制无节红竹画,后被启功、李传波等艺术家传承创新,形成集书法、诗词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