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圆形病斑,颜色为褐色,之后会扩散到茎基部,造成缢缩、猝倒。
成株期发病,病叶上面会产生圆形病斑,看起来像水浸状,经过一段时间变为黄褐色。茎部或叶柄会产生凹陷、长圆形、黄褐色的病斑,之后慢慢变成黑色,病斑蔓延到茎部附近会导致植株枯死。
果实发病,会出现水浸状病斑,并且会逐渐从暗绿色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若湿度较大,病斑上面会出现红色黏质物。
一、南瓜炭疽病如何识别
1、南瓜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在我国种植较为广泛。在南瓜种植中,炭疽病是南瓜上的主要病害,在南瓜生长各阶段均可发病,严重降低南瓜产量和质量。
2、幼苗期发病,南瓜病苗子叶上出现褐色圆形病斑,蔓延至幼茎茎基部缢缩而造成猝倒;成株期发病,病叶初呈水浸状圆形病斑,后呈黄褐色,在茎或叶柄上,病斑长圆形,凹陷,初呈水浸状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蔓延茎周围,则植株枯死。
3、果实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至黑褐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中部产生红色黏质物。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碳特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并搭配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
二、南瓜白粉病防治方式
1、因地制宜选用耐病品种
目前种植较多的日本夷香南瓜、锦栗南瓜、桔红南瓜有一定的抗病性,但要做好提纯复壮工作,选用无病种苗。
2、种子处理
播前先在阳光下晒种1-2天,以杀灭表皮杂菌,提高发芽势;用50℃-55℃温水搅拌浸种30分钟,温度降低到30℃继续浸种8-10小时,再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20-30分钟,冲净后在28℃-30℃下催芽48-72小时,露白时播种。
3、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加强通风透光,以增强植株长势,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4、药剂防治
(1)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凯泽水分散性粒剂12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 0003倍液,或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注意交替使用。
(2)保护地还进行烟熏处理,每50立方米用硫磺120克,锯末500克拌匀,分放几处;或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亩250克进行熏蒸,傍晚开始熏蒸一夜,第二天清晨开棚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