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洞溪
洞溪

常见的石斑鱼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点带石斑鱼、青石斑鱼、龙趸。

东星斑:呈蓝色、红色等颜色,身体瘦长且带有花点。头部较小,眼睛呈蓝色,瞳仁呈乌黑色。

宝石石斑鱼:长度为25-30厘米左右,身上带有斑点,看起来就像宝石。胸鳍上带有赤色条斑,尾鳍边缘多为白色。常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具备性转能力,雌鱼可变成雄鱼。性情凶猛,主食鱼虾、螃蟹等食物,食物不足时会自相残杀。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一、常见的石斑鱼种类

1、东星斑(海南常见)

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通常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由于它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宝石石斑鱼

(1)宝石石斑鱼通常体长25厘米-30厘米,体表以及除胸鳍外的各鳍上满布宝石状斑点。胸鳍上具赤色条斑,尾鳍浅凹形,边缘呈白色。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具性转变,为先雌后雄。生长较为缓慢。石斑鱼性凶猛,机警,以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3)宝石石斑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我国多个省份有进行人工网箱养殖。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3、点带石斑鱼

(1)点带石斑鱼吻短钝,背鳍8根-11根棘,基底无黑斑,体侧有5条不明显横带,体侧及各鳍上分散着斑点。为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为南海名贵鱼类。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最适水温22℃-28℃,18℃以下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失去平衡。可进行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4、青石斑鱼

(1)青石斑鱼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笫3与笫4带间隔最宽。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鱼先性成熟,体长250毫米-400毫米时性逆转,雄鱼6龄(个别5龄)全部性成熟。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绝对生殖力为8万-25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7月,20℃开始产卵,22℃-24℃盛期,产浮性卵。水温22℃-25℃,需23小时-30小时孵出仔鱼。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活鱼大量销往香港及澳门。为我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可以用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日本。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5、龙趸

(1)学名中巨石斑鱼,别名猪羔斑,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属鲈形目,石斑鱼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它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着非常多青黑色斑点,为大型名贵食用鱼类。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在天然海域,成鱼通常体长60厘米-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达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据记载,1999年7月,香港渔民在东沙群岛曾活擒一头母龙趸,体重180千克,被视为龙趸王。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二、石斑鱼分公母吗

1、石斑鱼分公母。

常见的石斑鱼种类,常见的有东星斑、宝石石斑鱼等

2、大部分石斑鱼类为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类,初次性成熟时为雌性,作为雌性参与繁殖后的一年到数年后,雌鱼开始性逆转成为雄鱼,也存在少许可由幼鱼直接发育成雄鱼的初级雄性个体。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