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春季平均108天,秋季平均106天,幼苗长势上,后期田间评定上,株型平展,第一叶鞘色为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为圆匙形,总叶片数19~20片,穗上叶片中度下披,茎秆“之”字形中,雄花一级分枝5~7条且弯度中等,主轴较明显,护颖紫色,护颖基部紫色,花药淡紫色,花粉量大,花丝为粉红色,苞位着落生在倒数第6~8叶。
一、桂单662玉米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桂审玉2019087号。
2、作物名称:玉米。
3、品种名称:桂单662。
4、申请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5、育种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6、品种来源:桂A10341×GML906(区试代号:桂A213)。母本桂A10341是利用美国先正达公司无名杂交组合先103号(偏向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作基础材料,混合授粉F2S0群体,选择优良单株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GML906是2009年利用“苏湾1号×墨黄9号”。
7、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广西全区种植。
二、特征特性
1、生育期春季平均108天,秋季平均106天,幼苗长势上,后期田间评定上,株型平展,第一叶鞘色为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为圆匙形,总叶片数19~20片,穗上叶片中度下披,茎秆“之”字形中,雄花一级分枝5~7条且弯度中等,主轴较明显,护颖紫色,护颖基部紫色,花药淡紫色,花粉量大,花丝为粉红色,苞位着落生在倒数第6~8叶。
2、株高273.5cm,穗位高126cm,果穗锥型,籽粒黄色硬粒型,果穗外观优,轴色白色,穗长17.7cm,穗粗5.2cm,秃顶长1.2cm,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5.7,平均行粒数34.8粒,单穗粒重143.3克,日产量4.7公斤/亩,百粒重38.1克,出籽率78.7%。
3、2017年春秋两季区试调查:空秆率0.9%,倒伏率4.3%,倒折率0,双穗率0.6%,田间调查大斑病1~5级,小斑病1~1级,纹枯病平均发病率1.1%,穗粒腐病平均发病率0.2%,茎腐病平均发病率0,锈病1~3级,青枯病平均发病率2.5%,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0。
4、2018年两季生产试验田间调查:倒伏率0~8.7%,平均3.0%,倒折率0~4.8%,平均1.6%,大斑病1~5级,小斑病1~3级,纹枯病发病率0~35.2%,穗粒腐病发病率1~5%,锈病1~3级,青枯病发病率0~14.3%。
5、抗性鉴定结果:感大斑病,感小斑病,感纹枯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南方锈病,中抗茎腐病。
6、容重752 g/L,粗蛋白11.76 %,粗脂肪3.8 %,粗淀粉69.84%,赖氨酸0.36 %。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春季气温稳定在12℃以上为适播期。
2、提高播种质量,一次性播种全苗。
3、种植密度:3200-3600株/亩。
4、及时间苗定苗:3~4叶时间苗,5~6叶时定苗。
5、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攻秆肥,重施攻苞肥。
6、病虫害防治: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7、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大小斑病等病害。
8、注意抗旱排涝。
四、产量表现
1、2017年区域试验春季平均亩产551.3公斤,比桂单162增产9.5%,增产点次83.3%。
2、秋季平均亩产544.9公斤,比桂单162增产6.6%,增产点次85.7%。
3、春秋两季平均亩产548.1公斤,比对照增产8.0%,增产点次84.6%。
4、2018年生产试验春季平均亩产518.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9.1%,增产点次100.0%。
5、秋季平均亩产461.0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4.5%,增产点次87.50%。
6、两季平均亩产489.9公斤,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9%,增产点次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