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害:防治疮痂病、砂皮病,特别适用于秋梢期。
马铃薯早疫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喷雾,持效期7-14天。
辣椒与番茄病害:初见病斑时喷药,每10天喷一次。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病害初期开始喷药,每10天一次,连喷2次。
豆类蔬菜病害:用剂量与马铃薯相似。
草莓病害:用2000-2500倍液防治病害。
一、苯醚甲环唑可以防治什么
1、作用
苯醚甲环唑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分生孢子成熟,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方法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的C14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甾醇滞留于细胞膜内,损坏了膜的生理作用,导致死亡。
2、防治对象
苯醚甲环唑对许多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黑星病、叶霉病等病害。
(1)防治柑橘疮痂病、砂皮病、草莓白粉病轮纹病等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柑橘在秋梢期使用,能有效减少未来疮痂病和砂皮病等严重影响商品性病害的发生,同时对能促进柑橘秋梢老熟。
(2)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喷雾,持效期7-14天。
(3)防治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叶斑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持效期7-14天,防治炭疽病和代森锰锌或百菌清混用。
(4)防治辣椒炭疽病、番茄叶霉病、叶斑病、白粉病、早疫病,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喷2-4次。通常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8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8-22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25-3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
(5)防治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左右。一般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5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3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15-2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
(6)防治草莓白粉病、轮纹病、叶斑病和黑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防治草莓炭疽病、褐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防治草莓灰霉病为主,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7)药液用量,根据草莓植株大小而异,通常每亩用药液40-66升。用药适期和间隔天数:育苗期于6-9月,喷药2次,间隔10-14天;大田期在覆膜前,喷药一次,间隔期10天;花果期在大棚内喷药1-2次,间隔期10-14天。
(8)注意:因为铜制剂能降低苯醚甲环唑的能力,所以要防止二者混合使用;苯醚甲环唑有内吸作用,可以传送到植株各个部位,但为了确保药效,喷雾时一定要喷遍植株。
二、使用苯醚甲环唑要注意什么
1、对刚刚侵染的病菌防治效果特别好。因此,在降雨后及时喷施苯醚甲环唑,可以铲除初发菌源,限度的发挥苯醚甲环唑的特点。这对生长后期病害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好的控制作用。
2、不可与含铜药剂混用,如果确需混用,则苯醚甲环唑使用量要增加10%。可以和大多数杀虫剂、剂等混合施用,但必须在施用前做混配试验,以免出现负面反应或发生药害。与“天达2116”混用,可提高药效,减少药害发生。
3、为避免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药性,建议每个生长季节喷施苯醚甲环唑的次数不应该超过4次。应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
4、发病初期,用低剂量,间隔期长;病重时,用高剂量,间隔期短;植株生长茂盛,温度适宜,湿度高,雨水多的流行期,可用高剂量,间隔期短,增加用药次数,确保防病增产效果。对蔬菜没有抑制生长作用。
5、对鱼类有毒,勿污染水源。防止在低于10℃和高于30℃条件下贮存。
6、用药时注意保护,如药液溅到眼睛,立刻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0分钟;如误服,立即送医院对症,本药无专用剂。剩余药液及洗涤废水不可污染鱼塘、水池及水源。
7、在西瓜上间隔期为7天,每季多使用次数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