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过多:小麦叶尖发黄可能是追肥过量、肥料浓度过高、或水分管理不当所致。
土壤问题:小麦叶尖发黄可能因土壤透气性差或理化性质不适合导致的。
除草剂药害:小麦叶尖发黄可能因除草剂使用过晚或苗期弱,导致小麦药害。
病害:小麦叶尖发黄可能由病虫害引起,如根腐病、纹枯病等。
小麦叶枯病:小麦叶尖发黄可能由叶枯病引起,症状为叶尖发黄、干枯。
一、小麦叶尖发黄的原因
1、氮肥施用过多
(1)氮肥也就是尿素,正常情况下它的利用率只有35%-40%左右,但是每年老百姓在追肥时会担心小麦长得不好,就会加大追肥量。一旦追肥量过大,紧接着开始浇水,肥料浓度过大的情况下,接触到了根系就会给根系造成损伤,小麦的叶片就容易出现发黄的情况。
(2)所以建议老百姓在合理范围内,适当追施尿素即可,万不能贪图长得快使用过多。使用过的的情况下,一方面会造成叶片的干枯,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小麦贪青晚熟或者加重倒伏的可能性。在这一期间如果是由于肥料原因造成的黄叶,建议搭建喷施磷酸二氢钾+腐殖酸类的叶面肥或者吡唑醚菌酯来调节,有条件的添加一些氨基酸类的叶面肥。
2、土壤问题
(1)土壤好些年没有进行深松、深翻、深璇的,一定要引起注意。常年的耕作会导致土壤疏松度、透气性都会下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虫卵病害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大。对于小麦扬花至灌浆期这一阶段,小麦黄叶的问题,非常有可能是土壤透气性差,造成根系的缺氧;或者土壤的理化性质不适宜小麦的正常生长,小麦才会出现黄叶的情况。
(2)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大家有条件的2-3年进行深松一次,至少3-5年也要进行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土壤疏松,有助于打破土壤的犁底层从而提高小麦抗旱抗倒伏的能力;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为小麦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如果说做不到的话,建议每年在施底肥或者整地时每亩添加10-15斤的菌肥或者生物有机肥。
3、除草剂药害
(1)对于出现除草剂药害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药打得晚,再加上苗本身播种得晚,缺少练苗的一步,苗弱就会出现药害的现象。
(2)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大家在小麦拔节期以后就不要打除草剂了,如果要打也要选择一些特定的安全系数高的,不能以使用常规的除草剂。出现除草剂药害的情况,我们可以喷施芸苔素内酯基本就能缓解。
4、病害
(1)对于非常多地区播种晚小麦或者田间积水的情况,都有助于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如常见的根腐病、纹枯病、金针虫等,它们的危害都会造成小麦黄叶的情况。
(2)对于以上病害的防治,我们一定要在前期拌种和返青期着手。那一阶段是防治金针虫、根腐病等病虫害的关键期。而我们如今如果是由于以上病虫害的影响出现的叶片发黄,基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干挺着。所以我们要明白的是,小麦的返青期对于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程度可以占到小麦整个田间管理的60%以上。
5、小麦叶枯病
(1)小麦在灌浆期如果出现上部叶片出现干枯、发黄的现象,较有可能的就是小麦的叶枯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叶片顶端沿着叶脉出现发黄的条状纹理,或者不规则分布的黄色病斑,严重时叶片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会导致小麦叶片的干枯。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从而对小麦的产量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2)对于小麦叶枯病的防治,建议大家结合着“一喷三防”来处理,推荐大家每亩使用30%苯甲·丙环唑15-20毫升,兑水40斤,进行喷雾。可以有效地控制叶枯病进一步的危害。
二、小麦浇完返青水为什么会叶面发黄
1、原因一
(1)浇水量过大,且地势低洼引起的盐渍。
(2)对地势低洼田少许浇水,以轻松拔出麦苗为准,对于已经超量浇过水的田块,应开沟排水,加深疏通田间排水沟。
2、原因二
(1)缺钾黄苗,且大量施氮。
(2)缺钾麦田通常每亩可用追施5~10斤钾肥。因为之前施过氮肥,再追施可不用氮或氮钾类肥,也或者结合病虫害防治,用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即可。
3、原因三
(1)缺镁或缺铜,缺镁小麦中下位叶脉失绿,残留绿斑成串。
(2)重施氮肥会引起中微量元素吸收障碍,应减少氮肥使用量,注意中微量元素的使用。
4、原因四
(1)小麦发生病害。
(2)具体病情询问当地农资经销商,配农药防治病害。
5、原因五
(1)天气异常,巧遇倒春寒,没有浇透水引起低温冻害。
(2)小麦在寒流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确保墒情充足,可以减轻低温冷害危害程度。没有浇透水的的受害田,等寒流过后,及时再浇一次水,要浇足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