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人工繁殖,每年可以繁殖5窝。如果是自然繁殖,每年可以繁殖2窝。
八哥发情期为春季3月份左右,繁殖期为每年的4-8月份,平均每窝产卵4-6枚,每天或每隔2-3天产一枚卵,孵化期为15天左右。
一、八哥一年可以繁殖几窝
1、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八哥一年最多可以繁殖5窝。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一般是2窝。八哥的发情期是春天,三月份左右,之后就进入繁殖期,繁殖期通常是每年的四月到八月。
2、雌鸟平均每窝会产下4~6枚蛋,每一天或者间隔2、3天产下一枚蛋或者更多。待到蛋的数量足够,雌鸟就进入孵化期,孵化期一般是半个月左右。超过这个时间,雌鸟就不会再孵蛋。
二、八哥发情时的表现
1、八哥发情时会比平常更加的活跃。因为雄鸟和雌鸟角色上的差异,所以雄鸟和雌鸟的表现也不同。
2、雄鸟的主要变化在于叫声,它的叫声会变得比平时更加响亮,调门变得更高。
3、雌鸟则是两对翅膀明显地下垂,且总是不停抖动,同时也会伴着“吱吱吱”的啼叫。
三、如何区分公八哥和母八哥
1、按照头的形状区分:头大而且扁的是公鸟;头小而且圆的是母鸟。
2、按照嘴巴和腿的颜色区分:嘴是白色,腿是红色一般来说是公鸟;腿和嘴都是灰色,通常来说就是母鸟。
3、按照叫声区分:叫声更加高亢的是公鸟;叫声比较低沉的母鸟。
四、八哥鸟有哪些品种
1、家八哥
(1)家八哥体长24-26厘米,整个头、颈黑色微具蓝色光泽,背葡萄灰褐色,飞羽黑褐色,基部白色,形成显著的白色翅斑。
(2)尾黑色具白色端斑,胸和两胁同背,但较淡,腹和尾下覆羽白色,眼周裸皮以及嘴和脚橙黄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2、灰背岸八哥
(1)灰背岸八哥头部为黑色或巧克力色,背部与腹部均为灰色,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
(2)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部为白色,眼斑爪子与嘴均为橘红色或者深黄,有小羽冠,体长约25至26厘米,形态类似于家八哥,常与家八哥和其他椋鸟科结小群活动。
3、林八哥
(1)林八哥体长24-27厘米,通体黑色,额部有长而竖直的羽簇,翅上有显著的白色翅斑,在飞翔时尤为明显,尾亦具显著的白色端斑,尾下覆羽白色,嘴和脚橙黄色,形态类似于爪哇八哥。
(2)常与白领八哥和其他椋鸟科鸟类结小群活动,跟随耕牛啄食耕牛翻出的蚯蚓、蝼蛄和地蜱虫等或啄食寄生虫和虱子。
4、白领八哥
(1)白领八哥体长22-25厘米,整个头黑色而具蓝色金属光泽,后颈黑色具白色细纹与颈侧浅棕白色斑形成白领,上体黑褐色。
(2)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白色翅斑,飞翔时明显可见,尾黑色具白色端斑,下体黑灰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嘴和脚黄色,主要以蝗虫、蚱蜢、金龟子、蝼蛄等昆虫和幼虫为食。
5、斑翅八哥
斑翅八哥为椋鸟科八哥属鸟类,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含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