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盘类型及数量:需选择合适的钵形毯状机插秧盘,提高插秧效果,减少伤秧伤根。
播种期:早稻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单季稻机插适宜播期5月下旬至6月初,晚稻播种期通常在6月底至7月中旬。
播种量:早稻机插秧播种量约120-150克/盘,单季常规稻100-120克/盘、杂交稻70-100克/盘,晚稻常规稻120-150克/盘,杂交稻80-100克/盘。
一、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1、秧盘类型及数量
(1)首先要根据水稻的季节和插秧机类型选择适宜的秧盘,传统秧盘通常是平底毯状机插秧盘,这种插秧盘有一个缺点,就是伤秧和伤根严重,秧苗返青时间长。
(2)可以使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培育上毯下钵的钵形毯状机插秧苗,钵形毯状秧盘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钵苗机插,提高机插效果。
2、播种期
(1)早稻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秧龄为20-30天左右,单季稻播种期要灵活一些,江、浙等省的单季稻机插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
(2)机插秧连作晚稻一定要根据早稻收获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播种期要比常规手插秧推迟10-20天左右,通常在6月底至7月中旬,秧龄为15-18天左右。
(3)要根据实际情况(本人插秧机拥有量、栽插面积、机手熟练程度、工作效率等)确定适宜的移栽期,安排好栽插进度,可以分期分批浸种,严防秧龄超期移栽。
3、播种量
(1)目前我国各地的早稻机插秧大多数是常规稻,一般播种量要根据干种计算,大概是120-150克/盘。单季常规稻机插秧播种量通常是100-120克/盘、杂交稻70-100g/盘。连作晚稻中常规稻为120-150克/盘,杂交稻为80-100g/盘。
(2)播种量需要根据品种的发芽率和千粒重等因素进行调节,对于发芽率高、千粒重轻的品种可适当降低播量,发芽率差、千粒重大的品种要适当增加播量。
二、秧苗期主要有哪些病害
1、恶苗病
(1)恶苗病在水稻秧苗期间发病,发病植株比健壮的植株细且高,叶鞘和叶片细长,叶色呈淡黄,根系发育不良。
(2)部分病株在移栽前出现死亡,出现白色或淡红色霉状物。
2、青枯病
(1)青枯病主要是由水稻生理性失水所致,在低温下对秧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的能力下降。
(2)如果遇到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就会导致秧苗生理失调而发病。
3、立枯病
(1)水稻立枯病是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进行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就会开始侵害秧苗。
(2)秧苗在缺水的条件下发病比较严重,该病一般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
(3)水稻旱育秧二叶期后,秧苗叶尖会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会成簇成片发生。
4、苗稻瘟
(1)苗稻瘟在秧苗三叶期前开始发病,秧苗茎基部呈灰黑色,叶鞘和叶片呈淡红褐色,无明显病斑立枯而死。
(2)苗稻瘟是水稻真菌性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它可以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三、水稻秧苗发白如何防治
1、缺素发白
(1)缺锌:多发生在水稻移栽返青后,插后2~3周的分蘖期是发病高峰期。往往造成缩苗不长,植株矮化,新叶叶片变短变宽,分蘖少,基部叶片的叶尖先干枯。接着中部叶片呈棕色至赤褐色不规则病斑,进而从下部叶片到上部叶片陆续出现病斑,叶脉发脆易断,出叶速度慢,新叶变得细窄,基部和中脉区失绿变白,边缘皱缩呈锯齿状,心叶卷曲。
(2)缺硫:稻株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初期幼叶发黄,叶脉先失绿,然后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呈白色,根长,支根少,色白而细嫩。
(3)缺铁:通常发生在秧田的幼苗期,除叶片褪绿变白外,秧苗生长比较正常,无植株矮化或畸形症状出。幼叶先失绿,然后是全部叶子失绿变白,但叶脉仍然是绿色。
(4)缺硼:植株矮小,新出叶变成黄白色,卷缩,严重时顶端生长停止。后来长出的叶子折迭弯曲,近白色,但分蘖较正常,新生分蘖可继续生长,水稻结实不良,空壳多,产量低。
(5)缺钙:轻微缺钙时,植株外观受影响小,严重缺钙时,植株略矮,上部叶片顶端变成白色和卷曲,后转为黑褐色,根短,根尖褐色。
(6)防治办法:对症施肥,缺什么补施什么,并根据土壤酸碱度以及各种肥料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合理施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采取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重晒田等措施,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能力。
2、白化病
(1)秧苗发黄、发白是水稻旱育秧的常见病,称黄(白)化病。
(2)发病症状:新叶叶色褪淡变黄,严重的白化,不卷叶,但叶片薄;老叶在发病初期正常,之后也逐渐变黄;根变褐,吸收功能衰退。碱性土壤易发生这种病害,石灰性沙土地区更容易发生。另外,施草木灰和大量施用磷肥也会发生这种病害。
(3)水稻秧苗黄化、白化,是因为秧苗生理缺素,叶片叶绿素形成不足引起的。水稻适应吸收还原态养分,对某些氧化态的养分不易吸收利用。在干旱富氧条件下,土壤中的许多矿物元素如铁、锰等,被氧化成高价态。
(4)这些氧化态的元素,必须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水稻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来络合,活性提高后才可以被稻秧吸收利用。苗床培肥不当,秧苗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根系泌酸和吸收功能减弱,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满足不了秧苗生长需要时,秧苗叶片叶绿素形成就会受阻,秧苗就会黄化、白化。
(5)避免稻秧黄化、白化,首先要做好土壤培肥工作,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少施磷肥,不施草木灰。在土壤呈中性或偏碱性的地区,可以利用稀硫酸进行床土调酸,将床土pH值调到4.5~6时,有助于减轻此病的发生。
(6)秧苗出现黄化、白化时,喷施0.2%硫酸亚铁有一定的效果,以叶面喷施旱秧绿1号效果,喷施后24小时就可见黄叶上出现绿色斑点,几天后全叶变绿,根系同时恢复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