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粘虫一年可发生2-8代,对于温度要求较高,据了解成虫产卵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当温度超过30℃或低于15℃时,产卵量减少甚至无法产卵。
2、迁徙飞行的粘虫遭遇风雨天气后,会被迫降落在某个地区,进而导致该地区的粘虫危害程度加重。
一、玉米粘虫的发生规律
1、粘虫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为15-30℃左右,高于30℃或低于15℃的话,成虫的数量会减少甚至不可产卵。
2、迁徙飞行的粘虫遇到了风雨后,会被迫降落,当地的粘虫危害会加重。
3、天敌也能抑制粘虫的发生,粘虫的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线虫、蚂蚁、步行甲、红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类。
4、粘虫一年有2-8代,对糖醋液趋向性强。粘虫的成虫昼伏夜出,通常在黄昏至午夜活动,每年有几次远距离的定向迁飞。
5、黏虫是一种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大害虫,雨水多的年份黏虫往往发生较多。
二、玉米粘虫防治用什么杀虫剂效果好
1、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2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尽可能在玉米粘虫三龄以前防治,防治时间通常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
2、也可用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等。这些药剂基本上是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喷药要喷到粘虫栖息活动的位置。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不要单独使用。
(1)毒饵诱杀:亩用90%敌百虫100克兑适量水,拌在1.5公斤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顺着玉米行撒施,进行诱杀。
(2)叶面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加灭幼脲5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