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简介,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

林中鸟
林中鸟

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14天。

播期和密度:地膜覆盖以4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

露地直播以4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

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简介,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

一、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豫审棉20250001。

2、作物名称:棉花。

3、品种名称:中棉所6913。

4、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5、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6、品种来源:豫7C0109×110077。

7、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合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简介,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

二、特征特性

1、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14天。

2、该品种出苗好,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植株较高、筒型,松散,株高110.4cm。

3、茎杆粗壮,茸毛较多,果枝较平展,叶片中等,叶色绿,缺刻一般,叶柄中等长度,叶功能一般。

4、结铃性强,铃卵圆形,铃嘴钝尖。

5、第一果枝节位6.8节,单株果枝数13.3台,单株结铃18.5个,单铃重6.9g,籽指12.0g,衣分39.3%,霜前花率92.1%。

6、吐絮集中,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

7、抗病鉴定: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鉴定:2022年枯萎病指11.3,黄萎病指31.7,耐枯萎、耐黄萎病。

8、2023年枯萎病指15.8,黄萎病指32.7,耐枯萎、耐黄萎病。

9、抗虫鉴定:2024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鉴定:抗虫株率100%,抗棉铃虫。

10、品质分析: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22年HVICC纤维上半部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2.8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5.1%,反射率79.4%,黄度9.1,纺纱均匀性指数155。

11、2023年HVICC纤维上半部长度31.3mm,断裂比强度34.9cN/tex,马克隆值5.4,整齐度指数87.1%,伸长率5.8%,反射率76.8%,黄度7.7,纺纱均匀性指数164。

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简介,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地膜覆盖以4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

2、露地直播以4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

3、一般肥力棉田,密度以3300-3700株/亩为宜,麦棉套密度以4000株/亩左右为宜,肥力高的棉田密度以3000-3300株/亩为宜。

4、田间管理:该品系结铃性强,需肥水量较大,适当增施有机肥、硼肥、锌肥或磷钾肥,重施底肥和花铃肥、早施蕾肥、早喷叶面肥、适当补施微量元素,后期视长势情况追施叶面肥以防早衰,及时中耕与整枝打顶,适时化控。

5、病虫害防治:二代棉铃虫可不防治。

6、可用强力病毒杀和克黄枯控制或减缓枯黄萎病害发生。

7、当蚜虫、棉盲蝽象、红蜘蛛等害虫的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进行防治。

中棉所6913棉花品种简介,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

四、产量表现

1、2022年参加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6点汇总,皮棉总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80.0kg、110.7kg和101.1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00增产8.7%、7.3%和5.5%。

2、2023年续试,6点汇总,皮棉总产增产点率100%。

3、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90.5kg、113.7kg和106.6kg,分别比对照中棉9001增产11.2%、12.9%和11.1%。

4、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5点汇总,皮棉总产增产点率60.0%。

5、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87.8kg、108.7kg和95.8kg,比对照中棉9001分别增产9.3%、10.7%和9.9%。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