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乳油、粉剂、悬浮剂各有各的优缺点。
乳油:乳油是一种相对比较落后的药剂类型,但是部分产品必须做成乳油。
粉剂:粉剂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
悬浮剂: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成本较高,但是长时间放置后易分层。
一、吡唑醚菌酯乳油、粉剂、悬浮剂哪个更好
总体来说,各有各的不同。
1、乳油
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如今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2、粉剂
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较大的问题。
3、悬浮剂
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非常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二、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时机
(1)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饿死”病原真菌。正因如此,病菌死得非常慢,药效当然也相对迟缓。
(2)所以,这一类杀菌剂的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要以保护剂的身份预防病害,或是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的时候等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2、注意搭配使用
吡唑醚菌酯是以防效和持效见长,配合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用复配剂较好。
3、注意使用次数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位点比较单一,所以抗性起的比较快。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使用次数,以免加速抗性的产生。
4、注意发生药害
(1)强大的渗透性让吡唑醚菌酯能非常好地与叶片表面亲和,大大提升避免效果和持效期,但要注意药害的产生。
(2)尤其在作物幼苗苗圃期,作物生长旺盛且高温高湿条件,吡唑醚菌酯使用浓度过高会有一定药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