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数量太多,会降低田间的通透性,且植株之间会争夺营养,因此容易缺粒秃尖。
玉米开花授粉时遇到高温天气,再加上土壤中缺水,导致缩短了花粉和花丝的寿命。授粉时,遇到阴雨或干旱天气,会降低授粉质量,引发缺粒秃尖。
发生药害时,会延迟玉米的生育期,或导致它无法抽雄授精,因此造成缺粒秃尖。
质量差的种子,种植后容易缺粒秃尖。
一、玉米缺粒秃尖的原因
1、种植密度过高是造成玉米缺粒秃尖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密度过多,通透性较差,导致玉米之间相互抢占养分,所以出现缺粒秃尖的现象。
2、在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果温度较高,土壤的水分不足,花粉和花丝的寿命就会缩短,在授粉时,阴雨天气和干旱都会影响到它正常开花授粉,授粉不佳就会导致缺粒秃尖的现象。
3、使用药物不断或者前茬有药物残留,会给玉米造成药害,导致其生长受到影响,生育期会延后或在不抽雄,失去授精作用,所以造成缺粒秃尖现象发生。
4、玉米的缺粒秃尖也和它的品种和种子质量有一些关系,有些商贩为了更多的收益,会销售质量较差的种植,或者掺杂不合格的品种。
二、玉米缺粒秃尖的预防措施
1、选择良种,有些品种缺粒秃尖现象较严重,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2、播种时间要掌控好,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到它生育的主要因素,它的种子萌芽温度在10-12度以上,所以当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是要及时播种。
3、种植密度也要合理,不宜过密或过稀,过密会影响到光合作用,影响植株的正常授粉,造成缺粒秃尖。过稀又会导致产量较低,通常每亩控制在3500株左右,要去弱留强。
4、对于发育较晚或者授粉不良的田块,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将低缺粒秃尖的发生率。
三、夏玉米花粒期怎么管理
1、巧施粒肥
(1)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
(2)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通常亩施尿素5千克或碳铵10-15千克,打穴深施。
(3)也可用1%-2%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亩用溶液70-100千克。
2、灌水与排涝
土壤水份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若天旱及时灌水,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注意排水。
3、隔行去雄
(1)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
(2)去雄的方式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
(3)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可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