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初期叶面会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

林中鸟
林中鸟

月季霜霉病危害叶、梢、梗、花,初期叶有斑纹后变色,潮湿时叶背有霜霉层。

月季霜霉病是由于蔷薇霜霉菌侵染,因为病菌是以卵孢子或者菌丝体越冬,温湿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发病。

月季霜霉病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分生孢子受到侵染,发病与温湿度、通风等因素有关。

控制好温度、减少叶面保湿、控制好空气湿度、经常通风换气可防治月季霜霉病。

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初期叶面会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

一、月季霜霉病的症状

1、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

2、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

3、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

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初期叶面会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

二、月季霜霉病的病原菌

1、月季霜霉病是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属病菌Peronospora sporsa Berk)。

2、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

3、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

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初期叶面会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

三、月季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1、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发温度1-25℃,适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

2、孢子传播需要空气湿度,10-25℃温度,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温室中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发生在温室中。

3、苗床中密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月季霜霉病的症状,初期叶面会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

四、月季霜霉病的防治方式

防止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