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周期:黑猪出肉率不高,生长周期约10-12个月。白猪出肉率高,生长周期约3-4个月。
外形特征:黑猪体毛为黑色,四肢建长,而白猪体毛为白色,四肢短而粗壮。
饲养环境:黑猪一般采取散养+圈养的方法,而白猪一般采取圈养模式。
肉质:黑猪瘦肉较多,肥肉肥而不腻,肉质富有弹性,而白猪肥肉较多,肉质松垮。
一、黑猪和白猪有什么区别
1、生长周期
(1)黑猪:黑猪是土猪,出肉率不高,生长周期较缓慢,通常在10-12个月左右。
(2)白猪:白猪为进口品种,具有出肉率高、长势快的特点,一般3-4个月就能出栏。
2、外形特征
(1)黑猪:黑猪鬃毛为黑色、四肢建长、头型稍长、身体结构匀称,在额部有条横型皱纹。
(2)白猪:白猪的全体毛发为白色,腿短粗壮,在身上有着较厚的肥膘。
3、饲养环境
(1)黑猪:饲养黑猪普遍采用散养加圈养的方法,黑猪的运动量大,喜欢在空旷地和山地进行奔跑,适应性较高,在饲养中可以将黑猪进行放牧,主要饲料为百草,大豆,麦麸等。
(2)白猪:白猪适应性较弱,喜欢待在阴凉的地方进行生活,饲养白猪一般为圈养式,白猪需要达到出肉率高的效果,饲料较为单一,需要经过进行的配比,以此加速白猪生长。
4、肉质
(1)黑猪:黑猪肉瘦肉较多且瘦肉肉纤维粗,肥肉肥而不腻,肉质鲜红,在黑猪肉中平均百克肉含胆脂肪52.15毫克,肉质富有弹性,口感劲道。
(2)白猪:白猪肉颜色较淡,肥肉较多,肉质松垮没有黑猪肉紧实,烹饪后香味较淡。
二、黑猪有多少个品种
1、莱芜黑猪
莱芜黑猪是一种繁殖能力比较强的黑猪品种,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年可以产下2窝幼崽,而且幼崽的成活率也是比较高的。莱芜黑猪的杂交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2、太湖猪
太湖猪的繁殖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是世界长产仔数量最多的猪种,随着时间的增长,太湖猪的繁殖能力会越来越强,3胎之后一般可以一窝产下17头左右的猪仔。太湖猪的抗病性和抗菌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而且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3、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环境温度在下降到-20--30℃的时候也是可以生存的。东北民猪的抗病性是比较强的,而且杂交能力也是比较好的。
4、藏猪
藏猪是可以生活在环境比较恶劣的高原中的,而且抗病能力也比较强,但是繁殖能力是比较差的,并且体重增加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5、皖南黑猪
皖南黑猪原产于安徽省的南部山区,比较适应当地湿润的环境,具有比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而且繁殖能力是比较强的,性情也比较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