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是观赏花卉,也被称为洋水仙、西洋水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主要有荷兰种和罗马种两类。
风信子是草本球根植物,鳞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皮为紫蓝色或白色,花冠漏斗状,花期3-4月。
它喜温耐寒,喜湿耐旱,喜肥喜光照。
一、物种论述
风信子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别称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风信子科、风信子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全世界有2000余种,主要分为“荷兰种”和“罗马种”两类,前者是正宗品种,后者则多是变异种。
二、形态特征
风信子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膜质外皮紫蓝色、白色;叶4~9枚,狭披针形,肉质,基生,肥厚,带状披针形,具浅纵沟,绿色有光;花茎肉质,花葶高15~45厘米,中空,端着生总状花序;小花10~20朵密生上部,漏斗形;花被筒形,上部四裂;花冠漏斗状,基部花筒较长,裂片5枚;花期3~4月。
三、分布范围
风信子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现世界各地普遍都有引种栽培,野生种生于西亚及中亚的海拔260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区,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风行全国,但尚未能自行繁种,尚需从国外引进。
四、生长习性
1、温度:风信子喜温暖,耐寒,最适温度15~20℃,高于35℃或低于-10℃植株受害。
2、湿度:风信子喜湿润,较耐旱,最适土壤湿度60~70%,最适空气相对湿度70~80%。
3、土壤:风信子喜肥沃,以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宜,最适pH值6~7。
4、光照:风信子喜光照,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在荫庇环境下植株瘦弱、开花不良。
五、繁殖方式
1、分球繁殖:风信子可分球繁殖,6月挖出鳞茎,将大球和子球分开,大球秋植后翌年早春可开花,子球需培养3年才能开花,但风信子自然分球率低,一般母株栽植一年只能分生1~2个子球,但可通过阉割手术刺激大球长出子球。
2、播种繁殖:风信子可播种繁殖,尤其是在培育新品种时几乎都是用种子繁殖,多于秋季播入冷床中的培养土内,覆土1厘米,翌年1月底2月初萌发,实生苗培养的小鳞茎4~5年后开花,通常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力可保持3年以上。
六、养殖方法
1、盆土:风信子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好的砂质土,忌黏土和盐碱性土,可在园土中掺杂腐叶土、河沙、基肥等配置营养土,值得注意的是配好的盆土必须消毒才能使用。
2、栽植:风信子栽植宜在10~11月进行,10厘米口径盆栽一球,15厘米口径盆栽2~3球,然后将盆埋入土中,覆土10~15厘米,经7~8周芽长到10厘米以上时除去覆土,正常养护。
3、浇水:风信子喜湿润,较耐干旱,但怕积水,夏季干燥少雨时要注意浇水保湿,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其中春、秋季可两天浇水一次,夏季每天早、晚要浇水,冬季少浇水。
4、施肥:风信子喜肥,及时施肥有利于植株生长,但忌施浓肥和生肥,生长期每月施一次氮磷钾水肥,促使植株旺盛生长,花期追施1:1000的磷酸二氢钾,促使花芽分化和多开花。
5、光照:风信子喜光,光照在5000勒克斯以上就可正常生长,光照过弱容易出现植株瘦弱、开花不良等情况,可用白炽灯在1米处补光,但光照过强也会引起叶片灼伤、花期缩短。
6、换盆:风信子每年都要换一次盆,换盆时间宜选在春季,一般等花凋谢后即可换盆,换盆时将老根和过长的根系剪掉,去掉部分旧土,换上新土,也可在换盆时对植株进行分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