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宝通 - 农业百科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绿叶丛中
绿叶丛中
来源:农宝通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有10-15年,最长可存活数十年。

七星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除西部高原地区以外,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特别是长江、珠江等水系最常见。

少量七星鱼还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台湾省部分地区。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一、七星鱼的寿命

1、鱼种定义

七星鱼学名月鳢,俗称七星鳢、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原产于中国、越南等地,喜栖息在水流缓慢的山泂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埂边穴居,常见个体一般100~250克,最大个体可达500克。

2、寿命论述

七星鱼寿命通常10~15年,最长可达数十年。七星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淮河、珠江、闽江等水系最常见,海南岛、台湾岛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寿命一般10~15年,最长可达数十年。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3、生活习性

(1)底栖性:七星鱼是底栖性鱼类,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不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冬季钻入淤泥中或聚集在深水区避寒,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七星鱼的栖息环境。

(2)肉食性:七星鱼是肉食性鱼类,鱼苗主要摄食轮虫、挠足类、枝角类等,幼鱼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成鱼主要捕食小型鱼类、虾类、蛙类等,在食物匮乏时亦常自相残杀。

(3)广温性:七星鱼是广温性鱼类,最适生存水温16~30℃,生存临界水温0~41℃,水温高于8℃时七星鱼开始活动,气温低于6℃时七星鱼停止活动,水温接近0℃时则埋藏在淤泥中越冬。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4、同属物种

(1)乌鳢:乌鳢别称黑鱼、乌鱼、蛇头鱼等,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底栖性鱼类,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小鱼、小虾等游近时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

(2)斑鳢:斑鳢别称豺鱼、财鱼、文鱼等,性喜阴暗,昼伏夜出,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

(3)南鳢:南鳢别称白边鳢、宽额鳢、大头鱼等,为亚热带鱼类,喜栖居于泥底多水草的水体中,白天隐居,夜间摄食小鱼、小虾、昆虫等,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二、七星鱼和黑鱼有什么区别

1、形态特征

(1)七星鱼:七星鱼体背、腹缘几乎平直,尾柄短;头宽大,圆钝;头背部黑褐色,体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黑褐色横纹带,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个黑色大斑,尾柄部有1个白色边缘的黑色眼状斑。

(2)黑鱼:黑鱼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色,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2、分布范围

(1)七星鱼:七星鱼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越南、日本、斯里兰卡等地也有分布,人工养殖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的。

(2)黑鱼:黑鱼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域、淮河、黄河、黑龙江等水系最常见,海南岛、台湾岛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

七星鱼的寿命,一般可存活10-15年

3、生活习性

(1)七星鱼:七星鱼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水流缓慢的山泂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埂边穴居,肉食性,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鱼类、虾类、蛙类等为食,喜跳跃,在有流水冲击的环境下会逆流上溯或跳离水面。

(2)黑鱼:黑鱼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水草丰茂的静水或缓流水,对环境有超强的适应性,甚至能在潮湿的陆地上滑行,肉食性,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鱼类、虾类、蛙类等为食,食物严重匮乏时也常自相残杀。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七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