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摘除受害部位,清除掉落的花荚,在田间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喷施5%氟虫腈2000倍液等药物,喷施间隔为10天。
潜叶蝇:在田间放置粘虫板,幼虫为害开始时喷施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连喷2-3次,重点喷施叶背。
红蜘蛛:摘除并烧毁受害叶片,天气干旱时做好灌溉和施肥工作。结荚期之前及收获后,喷施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等药物。
一、豆角初秋防治虫害的方法
1、豆荚螟
(1)危害特点
①豆荚螟每年6月-10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
②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
③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通常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
(2)防治措施
①田间清除落花落角,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减少虫源。
②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
③药剂选用5%氟虫腈2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6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施1次。
2、潜叶蝇
(1)危害特点
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2)防治措施
①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
②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施药液要着重喷洒叶背面。幼虫为害开始时,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如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等,连续喷施2次-3次。
3、红蜘蛛
(1)危害特点
①豆角上的红蜘蛛又称豆叶螨。8-9月为盛发期,成、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
②发生初期,叶面失绿变白后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发生后立刻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
(2)防治措施
①注意虫情监测,发现有少许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有天气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
②使用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在结荚期以前和豆荚收获以后进行,重点在叶背面均匀喷雾。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2000倍液等。注意轮换用药,提倡使用、低毒生物农药。
二、怎么防治豆角根腐病
1、为害症状
(1)根腐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根腐病的病原称腐皮镰孢菌菜豆专化型能侵染豆角和菜豆。通常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慢慢枯萎,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
(2)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
(3)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厚垣孢子等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有较强腐生性,能在土中和厩肥中腐生存活多年。
(4)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工具和带菌肥料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致皮层腐烂。通常在土质粘重、过湿、偏酸、肥力不足和管理粗放的连作地上发病较严重。
2、防治方法
(1)首先防止豆角和菜豆连作,能实行2-3年轮作更好,并注意选用较抗病和耐病的品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及时拔除、烧毁病残株,及时喷施护树大将军控制气传性病毒滋生和扩散,保护植株树体自我防卫反应本能,破坏有害病菌给养源,渗透式消灭病毒,封闭病毒复制和传播路径。堆肥、厩肥要发酵腐、熟透。使用酵素菌肥也有利于抑制和消灭土中病原菌。
(3)选择地势较高、疏水性较好的地块,深沟高畦整地,并适量施用石灰,避免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播种时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配成1:50的药土穴施或沟施。
(5)发病初期可用选用根施通加护树将军搭配灌根,能诱导病毒集结,供护树将军靶向,抑制果树根部病毒传导式感染及叶片和果实,保养植株输导系统健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