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宝通 - 农业问答

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主要原因是个体小、生长慢、鱼刺多

杰农
杰农
来源:农宝通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而鲫鱼不属于四大家鱼是因为鲫鱼个体偏小、生长速度慢、鱼刺多。

个体小:野生鲫鱼个体一般不足500g,即使是人工养殖,也大多在1.5kg以内。

生长慢:鲫鱼生长速度慢,野生环境下长至150g需3年,长至500g需5年。

鱼刺多:鲫鱼鱼刺小、多,食用不方便。

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主要原因是个体小、生长慢、鱼刺多

一、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

1、个体小

鲫鱼的个体普遍比较小,一般情况下野生鲫鱼几乎都在1斤以内,人工养殖的鲫鱼也基本都在3斤以内,这与草、青、鲢、鳙等“四大家鱼”动辄数十斤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2、生长慢

鲫鱼的生长速度太缓慢,野生环境下鲫鱼长到1两大约需要1年,长到3两大约需要3年,长到1斤至少需要5年,与草、青、鲢、鳙等“四大家鱼”相比鲫鱼的养殖效益太低。

3、鱼刺多

鲫鱼的鱼刺太小且太多,食用时鱼刺稍不留神就可能卡在食道上,而“四大家鱼”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供食用,因此刺小且多的鲫鱼被排除在“四大家鱼”外也就不奇怪了。

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主要原因是个体小、生长慢、鱼刺多

二、四大家鱼为何不包括鲤鱼

1、原因论述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事实上鲤鱼比四大家鱼中任何一种鱼都更有资格成为四大家鱼,但鲤鱼并不在四大家鱼之列,原因是四大家鱼形成于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李与鲤同音,为了避讳鲤鱼也被禁止捕捞、养殖、销售和食用,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鱼类的生产并形成了现在的四大家鱼。

2、分布范围

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因鱼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尤其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且富含腐殖质的水体底层活动,最适生存温度21~27℃,摄食临界温度5~30℃,觅食时像猪一样拱食腐殖质中的产卵、种子等且常把水体搅浑。

3、生活习性

(1)杂食性:鲤鱼是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其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水生植物的根茎、枝叶、嫩芽、果实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浮游动物、虾类、螺类、水生昆虫、鱼卵等。

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主要原因是个体小、生长慢、鱼刺多

(2)底栖性:鲤鱼是底栖性鱼类,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底层,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食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鲤鱼的活动区域。

(3)变温性:鲤鱼是变温性鱼类,无须消耗能量维持恒定体温,摄食总量不大,但少吃勤食,最适生存温度21~27℃,摄食临界温度5~30℃,水温5~30℃都能保持一定的摄食积极性。

4、常见种类

(1)华南鲤:华南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亦称元江鲤等,广泛分布于元江水系、珠江水系、海南岛等地,体侧扁,略呈椭圆,因尾鳍下叶呈红色、偶鳍呈淡红色故也常称红尾鲤鱼。

(2)黑龙江鲤:黑龙江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体型呈纺锤形,背部灰黑色或黄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具近黄色光泽,背、尾鳍灰白色,尾鳍下叶红色,各鳞片后部有黑色月牙斑。

鲫鱼为何不属于四大家鱼,主要原因是个体小、生长慢、鱼刺多

(3)黄河鲤:黄河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亦称黄河金翅鲤,体侧较扁,腹部较圆,体侧鳞片呈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较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

(4)兴国红鲤:兴国红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原产于江西省兴国县,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部分省市到兴国引种,为区别其他江西地方的红鲤特将兴国引进的红鲤称为“兴国红鲤”。

(5)荷包红鲤:荷包红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原产于江西省婺源县,因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部肥大、形似荷包而得名,与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并列为“江西三红”。

(6)德国镜鲤:德国镜鲤是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原产于德国(联邦德国),引入我国后经过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多年的系统选育,已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